您是本站的第 15195822 位访问者
最新动态
信息内容
市学指办      2021-05-11
关于“空间”的概念,通常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如《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将空间解释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我们通常所说的物理空间或宇宙空间,都代表是具有一定目的的物理场所。所以,学习空间可以认为是用于学习的场所,但互联网时代场所应该是广义的。从传统意义看,学习空间多指教室、实验室等;从技术角度看,学习空间可以指网络平台等;从位置分布看,学习空间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从发展理念看,学习空间又指“未来教室”、“下一代学习空间”等。因此,学习空间超越了传统场所的一般涵义,包括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封闭空间和开放空间、传统空间和未来空间等等,其内涵更加广泛、深远,更符合“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理念。

一、

更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改进和重构传统教室等教学场所成为研究热点,引发了学界对学习空间的研究,其核心是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早在200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针对大学物理课程通过率太低以及过高的缺席率就开展了一个研究项目:“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Technology Enabled Active Learning,TEAL),项目构建的新型环境称为TEAL环境;此外,许多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如用“主动学习空间”(Active Learning Space)、“协作学习空间”(Collaborative Learning Space)、“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空间”(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Space)等术语来强调这种新型环境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协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从实践来看,网上学习空间更强调学习者至上的理念,比如上海市在疫情期间整合九类精品资源,开通了市民终身学习云空间,为市民提供丰富、可选的网上课程,帮助学习者足不出户自主学习、按需点播,体现了“泛在、可选”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

更强调学习场所的广泛性

学习空间蕴含着学习不只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中,涵盖校内和校外整个空间,学习可以发生在任意场所,包括虚拟场景,体现出学习更加开放与包容,正如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学习基础设施白皮书》(Learning Infrastructure white paper)中指出的,新的教与学方法以及虚拟空间的出现,导致“教室”这一概念最终演变成了“学习空间”2016年,上海市推出的终身学习8大体验基地,把学习场所向各类场馆拓展,涵盖创意手工、服饰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科普教育、陶艺创作、文化艺术、智慧生活等场馆,市民可以根据需要到任意场馆开展学习活动,并尝试实现网上体验;上海的人文行走项目把学习场所拓展到各种人文历史景观,社会学习点项目把学习场所向社会办学机构延伸。近年来,网络学习空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整体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实现“一人一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应用,实现学习应用常态化。近两年,教育部全面开展了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提出要逐步要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的要求。

三、

更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所谓打开学习空间,就是给学习者提供多种学习方式选择,为提高学习效果提供有力的支撑。基于这一点,人们通过对教室空间、网络空间、体验空间、社会实践空间等功能改造和提升,创设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开展的SCALE-UP项目(The Student-Centered Activitiesfor Large Enrollment Undergraduate Programs),通过学习空间改造和教学设计,创设了一个能够鼓励学生与同伴、教师进行协作的学习环境,使用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反思与分享。2020年上半年,上海市老年学习团队通过构建直播空间,提供了讲授类课程学习,剪纸等动手类课程学习,合唱等艺术类课程学习以及人文行走组合式课程学习,收获了良好的网上学习体验。近年来,成都市新都区创立巴蜀古今家居游学项目实现体验学习,将香迪红馆等博物馆作为学习空间,通过“游、学、做、品”让市民亲身体验巴蜀古今家居文化魅力。此外,社会实践学习、人文行走学习等学习方式层出不穷,都说明社区学习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结语、

学习空间的再思考

引入“学习空间”概念,绝非是简单的名词切换。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活动是指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包括学校教育活动和社会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社会活动等。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技术的发展是要主动遵循教育活动规律,当学习发生在“人人、处处、时时”的时候,技术的触角理应与之相适应,所以学习空间是对这种意境的最好解释。

宋亦芳  上海开放大学航空运输学院、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学院教授

选自微信公众号“上开教学名师ETTM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