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长三角“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市静安社区学院召开,线上同步直播。本届研讨会汇集长三角“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上海市静安社区学院、合肥开放大学、德清县社区教育学院、瑞安社区学院和上海开放大学、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教科院、上海体育大学等一流专家学者,以及线上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600余人,以“融合并蓄 协同共育”为主题,共同探讨交流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新格局。研讨会由静安社区学院社区教育部主任杨玉明主持。
静安社区学院协同三家单位,开展基于理念互鉴、项目共建、人才队伍共培互学、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共建互通、科研互动、成果共享等方面一体化发展的合作交流平台。会上,上海市静安社区学院院长蒋中华、合肥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处处长姜萍、德清县社区教育学院院长孙志惠、瑞安社区学院副院长池万村通过线下与线上连线方式共同签署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合作协议。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杨雄、上海教育领导科学专委会副主任白芸、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枫、上海体育大学教授贺岭峰、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李爱铭五位有卓越的家庭教育学术成就和丰富的家庭教育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并被聘任为静安区家庭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专家。相信在资深专家的引领指导下,静安家庭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将有更多的机制创新与实践创新。
上海市静安社区学院院长蒋中华交流了《静安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与思考》,明确静安社区学院继续助力完善静安区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发展。同时,推动“社区教育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让共同体成为长三角家庭教育育人共同成长的平台。静安区和田路小学校长张军瑾,静安区小棋圣幼儿园园长徐瑞婷,宝山路街道社区学校副校长尤敏就静安区家校协同育人实验基地成果作了品牌案例的汇报交流。
合肥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处处长姜萍作《办好人民满意的家庭教育品牌——合肥开放大学父母“童”学公益课堂探索与成长》主题演讲,分享了合肥开放大学近年实践与研究,未来也将积极开展课题交流研讨,持续打造“父母童学”特色品牌,建设优化家长学校信息化平台。
德清县社区教育学院院长孙志惠作《立德树人 行稳致远—德清县“树人”家庭教育工作汇报》主题演讲,分享了县社区教育学院自2015年创立“树人”家庭教育品牌项目起,一步步逐步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家庭教育新格局。
瑞安社区学院副院长池万村作《办好人民满意社区教育 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瑞安市社区教育和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汇报》主题演讲,从增设三级办学网路、社区教育队伍建设、营造终身学习氛围、打造老龄教育资源整合试点、开展地方治理相关培训等五个方面交流了瑞安市社区教育和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情况。
杨雄代表与会专家上台作点评发言,并作《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关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思考》主旨报告,他表示家校社协同需做“加减法”,践行“有机教育”,让儿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王枫现场互动交流表示,家校社协同育人非常关键,加强整个教育生态改善和优化相当重要。希望长三角共同体进一步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和环境建设方面开展探索研究,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发展。
原教育部财务司司长、中国成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崔邦焱向本次“融合并蓄,协同共育”长三角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发来了祝贺,感谢大家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辛勤付出。他表示长三角地区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提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如何加强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等。开展这样一次研讨会,集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这次研讨会,大家深入剖析家校社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共同探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拓展思维、增强合作意识、共建共享育人责任,从而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成长环境,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全面健康而有意义的成长。他对后期长三角“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进一步关注政策指导和政策支持,关注如何将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二是提高家校社合作模式的创新能力,增强育人合力,分享更多成功案例和研究成果;三是探索家庭教育队伍的专业发展,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中来。